游素玲主任專訪影片
【人文社會跨域創新 性別跨國共善共好──游素玲】
「融入不同學科整合人文社會,跨域團隊創新力量令人感動」
性別:全球共善動能
現任成大人社中心主任的外文系教授游素玲,2018年以「亞洲婚姻移民(Marriage Migrants in Asia)」計畫獲得世界大學聯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 WUN)肯定,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迷人魅力與力量具有深刻體會,她提到,「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整合性的知識,當我們對於整合性知識有所建構與理解,才能夠來解決或者去思考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在亞洲各地,女性藉由本國或國際移動參與勞動,挑戰傳統男性扮演經濟供應者的角色。無論這些工作如何剝削勞力,跨國移動成功將女性角色也塑造為主要經濟供應者。」過去數十年間,日本、臺灣、南韓與新加坡跨國婚姻數量皆已創新高。傳統上,男性被視為經濟支柱而女性則扮演繁衍後嗣角色;事實上,游素玲教授指出,這些婚姻移民女性除了為臺灣社會增添勞動力,也有足夠的文化資本對社會產生積極正面的貢獻。
「她們有自己的network,成立南洋姐妹會分享自己的觀點。」游素玲教授分享,研究發現這些新移民女性對臺灣社會非常有貢獻。例如:她們會到國小去擔任越南文化週講師,分享越南文化與經驗,對學校推廣多元文化具正面影響。又例如經營小吃店,豐富臺灣美食味蕾也對臺灣庶民經濟產生積極貢獻。「不是說嫁來臺灣就是一種移動,而是說她們怎麼樣在社會階層裡面去做移動。不僅是她們自己的能動,而是她們能夠利用自己的經濟社會文化資本,對臺灣社會有所貢獻」。
跨域:融入學習尊重與全面理解
「跨領域的合作帶來創新性」,集結跨域學者貢獻知識專長,共同探討全球重要性別議題,游素玲教授指出,「生命書寫、休閒、歷史、跨亞洲的研究觀點,豐富婚姻移民研究向度,讓婚姻移民的研究更為立體,也觸發更多研究可能」,同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人社中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不僅提供實質協助,更開啟不同專業領域老師的對話與交流,從中相互學習。
創新:人文社會整合與世界鏈結
2014年成大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設立「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Center of Positive Social Science, CPOSS)」,兩所亞洲一流大學攜手合作探討社區再生、高齡社會、創新發展與幸福等議題。2015年時任成大人社中心主任戴華,邀請當時是成大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主任的游素玲教授思考兩校合作的可能性。2016年11月25日,游素玲教授與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時任文學院院長)、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主任徐珊惠教授,以及台文系老師陳麗君教授凌晨4點半摸黑出發,在香港中文大學展開3天2夜的參訪行程。團隊此行主要目的有二:一為討論兩校「跨國性別研究學程」規畫;二為探討「臺灣新移民女性」研究計畫以及發展世界大學聯盟研究合作議題。
談到跨領域、跨國知識互動歷程,游素玲教授眼裡有光,興奮地說:「團隊的力量真的很令人感動!」同時與香港、澳洲、日本學者合作的機會非常難得,透過讀書會、互訪交流、設立跨國性別學程、辦理工作坊等密切互動,「我們在來自人類學、社會學、文學、教育學等專長的團隊成員中學習,這讓我們得以融入不同學科,共同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融入不同學科,開啟更為多元廣泛的視野,促進對差異的尊重包容與全面理解,是社會邁向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前進動力。為提升、強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準與學術價值,成大2008年設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2年來致力發展人文創新、社會實踐與共善共好的核心價值。2021年8月游素玲教授接任人社中心主任,展望未來,她說:「期待以共同合作的方式,結合校內外資源形成跨領域研究團隊,共同思考人類社會現在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問題」。
(詳盡完整全文收錄於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微光成炬》) 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