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游勝冠老師專訪影片

【呼應時代思潮 臺灣人文與社會的回音——游勝冠】

「無形的思想相較有形的物質產出保存更為不易,人文領域的珍貴之處在於思想的深度與撼動力。」

人文/社會 文學涵養表現其時代意義

文學不只反映個人,也反映個人所無法自外生存的社會。臺灣位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同時期隨著政治形態演變所立身的國際地位也大不相同,此間無論是思想或風潮,都極容易受世界及周遭國家影響與帶動,並演化出融合臺灣在地意識的風貌。 游勝冠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與成大人社中心合作執行的「現代化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思潮總計畫」與「離心、民主化與眾聲喧嘩—1970、8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社會、民族、階級與性別」總計畫,旨在探討歷經了美援與冷戰的大環境變動下,臺灣社會是如何自處,並以文學和刊物出版回應時代條件的變化;同時於一連串的研討活動中梳理思想演化的脈絡,提升人文社科跨領域對話的動力。

現代/歷史 外來思想與本土文化的激盪

曾任臺灣文學系系主任的游勝冠教授,與成大人社中心合作,提出「現代化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思潮」的總計畫,帶領校內外各領域學者共同執行的子項目,內容關乎五〇至八〇年代的文化、階級與美學。這些時代議題雖然非屬當代學術主流,亦少有學者深究,卻都深深影響了臺灣本土思潮的演變,並反映在當代創作和文章中,是臺灣文學研究中不容忽視的一條重要軌跡。

現代主義是影響臺灣戰後文學風貌的重要文藝思潮,不僅於無形中塑造了本土創作者的現代主義文學風格,也引起了臺灣社會各階級的不同反應。透過重建五、六〇年代的文學場域,在反共國策文學、文化保守主義及現代化理論所形成更為複雜的歷史關係脈絡中,建立新的詮釋框架,以此分析、解釋,並進而定位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及其在文學創作上的實踐。

眾聲喧嘩 因應時局的思潮轉向

七、八〇年代是台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彼時因各種國際情勢及思潮冒現的統獨爭議及性別對抗,至今仍為探討當今社會議題時兩個主要的價值光譜。緊接著前一項計畫,游勝冠教授出於對人文的關懷以及學術的探究,再次與人社中心合作,執行「離心、民主化與眾聲喧嘩—1970、80年代臺灣文學中的社會、民族、階級與性別」總計畫,聚焦於動盪的七、八〇年代,探究臺灣的社會如何反應時局,以及創作者如何透過各形式的文學及表演藝術,在左翼、現實主義及民主化思潮的風起雲湧間,紮穩腳步。

精神延續 人社領域發展的想像

談及臺灣在人社領域的發展,游勝冠教授表示,人社中心對於人文社會學科相關研究的推動與協助,對後續學者議題的深入與開展非常有幫助,也循此開啟了各相關系所間的深度對話,不只有利於學術研究成果的積累,也是人文價值的真正發揮。人社的學術範疇和專業領域非常廣泛,內部各學門間的互動及合作不僅能引起更發人深省的對話,也能實際地體現人文精神,像是此項計畫的執行,不僅梳理了台灣人文社會發展的歷程,也提供當今社會的我們關乎未來社會發展的建議與指點。 有鑒於當前的社會趨勢,游勝冠教授也提出了他對於人社精神的見解和期許。「大學學術發展似乎不可避免地功利化、商業化,甚至資本主義化;事實上各學院取得用以推行計畫的資源確實是首要考量,但能找到資源的通常很主流。主流價值已經有社會支撐,反而是非形式的思想容易受到忽略。」

知識的探討與傳遞就像是點著沿途的一盞盞明燈,為後進開拓更多值得探索的前行路徑,也照亮社會上更多微小的地方。

(詳盡完整全文收錄於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微光成炬》)                                          瀏覽次數: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