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華老師專訪影片
【將生命襯映成和煦光輝 普照於人文社會——戴華】
「人社中心是成大校務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應該主動擔負起重責大任的行動。」
在成立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的研究計畫裡,戴華教授不僅整合了人文與社科跨領域研究計畫,更一步一腳印,步步為營讓人社更穩健地成長,推動更多對地方社區的關懷,於是也推動了大學社會責任相關之研究。
以整合型計畫為骨幹,跨領域伸展枝芽
「我認為在南部,人文社會科學的推動以及品質的提升很重要,所以我接受這樣的任務」。身為一位學者,戴華教授很認同,也希望透過跨領域之研究,提升南臺灣學術實力的理念,懷著如此初心,這些日子裡的每一天,努力地推動人文社科跨領域相關研究之進行,亦推動社會實踐相關之研究,以確鑿的步伐,累積南臺灣重要且具份量之學術成果。
他提到中心的設立主要圍繞著四大理念,分別是:豐富學校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整合,並提升南臺灣學術發展實力;透過科技整合開拓人文社會對話空間;向在地推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涵與相關計畫;最後則是,以研究計畫及理念,達成學術整合的綜效。
戴華教授說:「因為這樣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需要我們帶領同仁、學生走進臺南城鄉等不同位置的社區。大家都知道,有些社區不但是高齡化而且處於城鄉差距之劣勢,有些甚至面臨超高齡化的問題。另外也有其他的同仁把專業應用到老年人的居住、健康方面,以及老年人學習的面向上」。
由自主性扎根,推動社區共榮茁壯
一再強調著推廣南部地區的學術研究以及在地共榮實踐,戴華教授認為,除了加深推廣面向之外,在執行各個計畫時,如何顧及研究倫理也是一大要點。因此人社中心除了六項總計畫之外,也借助「人類研究倫理治理架構設置計畫」,成立了「南區研究倫理聯盟」。除了建立起南部大學的聯繫,推廣研究倫理也是一大主因。戴華教授說:「我們是南區唯一一所學校得到科技部的建置補助,希望我們(成大)能服務其他大學,因此我們在計畫書中主動放進這樣的目標,以服務加盟的學校」。
帶著以自主性為宗旨的人文關懷,戴華教授將思想轉為行動走向國際,推動跨校層級的攜手社會實踐。2015年,戴華教授深植於各項計畫中的自主性理念,吸引了香港中文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志裕的注意,跨校共同成立了「正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他開心提及,自主性的追求與趙志裕院長專長的正向心理學裡,所提倡的培力(capacity buliding)理念剛好不謀而合。
攜手跨域整合,走向永續經營
人文關懷的和煦光輝,不僅照耀於原定的主軸項目之內,人社中心自2013年起,更執行了三項由中心規劃申請,獲得校外補助的研究計畫,分別是「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路」、「東南亞福建義山的調查與研究」以及「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三大計畫,而每一項計畫都在不同面向繁茂生長。 自戴華教授接任起,人社中心已歷經了三任主任,對於未來後續發展,他希望能持續以人文關懷,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對話。「人社中心是成大校務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我們從人社的觀點來看,應該也主動擔負起重責大任的行動」,不過他也相信,儘管人社的主軸可能因為時代的不同,會有不同方向的調整,然而未來的人社中心,一定也能夠持續彰顯出存在的意義與重要性。
(詳盡完整全文收錄於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微光成炬》) 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