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陳靜敏老師專訪影片

【科學結合人文量能 創新媒合跨域資源——陳靜敏】

「加入人社中心的這段經歷,對我來說像是一場奇幻之旅。」

機緣:從「Direct care」,到「Aging in Place」

「在地老化」是陳靜敏教授推動的計畫核心概念,例如銀同社區的實作目的在於增加高齡者社區連續性照護的正式與非正式體系架構,照顧理念正是希望可以做到「在地老化」,並滿足高齡者居住在社區的各類需求,使高齡者能持續地生活在熟悉的社區中;同時更運用社區在地的資源,非正式地支持社區長輩在地老化的需求,期望可以配合我國長照2.0計劃,推動社區整體照護體系的建構,從正式的照護體系模式當中摸索在地老化的社區特質。

媒合:平台系統整合高齡計劃,跨域呈現新架構

進行高齡計劃的過程中,創建媒合平台是當中要角——透過經營網頁和部落格,系統性地建立並管理平台,讓所有老師能直接在網頁上分享各式議題並整合意見,媒合一個意見分享的交流空間。成立交流空間的想法也很簡單,目的是希望可以讓更多元學門的聲音進來,也使得老年議題能夠進行更多面向的討論,讓老化不只是老化本身,更多可以思考的是可以提前為老化多做些什麼準備。

創新:失智友善結合新創科技,量身打造全新可能性

竹田社區計劃案中,成功大學團隊結合各界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等單位,在輔導團隊協助下,了解在地長者需求,並參考WHO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檢視老年人生活的軟硬體環境現況,進行社區營造。其中透過和中華電信的發射台合作,設計一款和晶片結合的護身符,讓老人家隨身攜帶在身上,進而產生保護和照顧的功能。陳靜敏教授表示:「護身符相當於老人家的宗教信仰中心,對他來說就是會和證件一起放在身上的重要物品,到哪都一定會帶著,我們提供的照護也因而能在無形中發揮功能。」

願景:科學背景之下,人文社會柔軟的心

對陳靜敏教授而言,加入人社中心團隊後最大的願景轉變,在於科學思維到人文思考角度的改變。「身為一個護理系的老師,我們受訓的過程中,養成教育從來都是被告知『不允許犯錯』,因為照顧的對象是人,所以但凡犯錯都會產生很不好的後果;嚴謹的科學化訓練,讓我本來對於人文社會的想像比較黑白分明。」她提到,單純以護理系背景專業出發,思考的面向一直都非常謹慎不允許犯錯,而在結合人社科學的思考脈絡之後,思維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照護的藝術」,陳靜敏教授引述1860年南丁格爾對護理的看法,以人文社會的角度切入來看,照護當中屬於藝術領域解釋,是對『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個別的需求,而這塊需求正是透過人文(humanity)才能夠具備。「當然護理訓練的過程中科學的思維很重要,但人文(humanity)也很重要;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當中,應該要是因著你的照護對象進行調整,發展更加整合性的內容。」陳靜敏教授回饋對人社科學的想法,認為具備科學思維是重要的,但在科學以外不能夠缺乏的,正是人文社會當中,那個始終柔軟的心。

(詳盡完整全文收錄於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微光成炬》)                                                                      瀏覽次數: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