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簡義明老師專訪影片

【人文社會與科技 點亮社會實踐的前行之路——簡義明】

「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為我們踏入社區或社群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這股力量連結起所有力量,促成一個行動關係,並且使關係能夠延續及對話。」

共創共好:廢校轉生術再現時代記憶

當年在時任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戴華教授邀請下,簡義明教授參與相關社會實踐計畫,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攜手臺灣文學系,與臺南市文資處合作進行「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教育工作基地整備與調查」,預計施展長達三年的「廢校轉生術」,將承載著時代記憶的台南市東山區水雲國小,變成一個共創共好的自然教育場域。

日治時期日本人從事臺灣資源調查後,即在水雲地區開採油礦,中油接手期間為了牛山礦場的員工子弟成立學校,當地全盛時期當地還設有戲院,直至1990年,油礦停採後,當地逐漸沒落,水雲國小也於2002年廢校。來到這個繁華落盡人口老化的地區,簡義明教授與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實地拜訪社區居民、文史工作者、社造團隊等,協助水雲國小活化,預計完成後將空間的使用權回歸當地,也鼓勵移居外地的水雲人返鄉參與。簡義明教授表示:「過去經常在反思,擔任一個大學的老師,究竟能扮演什麼角色?以前就是做自己想做的研究、進行自己想教的課程,腦子裡想的是升等的任務及論文發表。可以用自己的步調進行,不必考慮太多面向。但在社會實踐計畫卻是不同。進到社區,需要考慮到各種不同角色的連結,必須一起協力、找到共識,讓團隊彼此認同才能往前走。」 這些能力不是在學術訓練或職場經驗中能夠獲取,參與在人社推動的計畫中,讓簡義明教授從自力的學習轉而到互助網絡的共同學習,他開始嘗試把大家共同關切的事物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擔任計畫主持或協同主持的期間,更是體認到這股連結力量的重要。「多半時候,我覺得自己更像是轉譯者的角色,必須先傾聽大家的聲音,進行串連,再促成共同行動的力量。」

共好共生:跨領域連結、深化在地議題

成功大學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持續關心這片土地人們遭遇的問題,109年延續「永續城鄉營造—社會創新型USR資源中心建構計畫」中的「農牧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議題,簡義明教授承接「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USR計畫主持人,這個跨領域、跨地域、跨校際的創新計畫,結合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生科中心)、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科技醫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以及校外協力團隊,滾動式的擴展、繼續深化在地議題。 「每個計畫的執行1至3年不等,有些結束了、有些仍持續,每個計畫都有讓我感受到深刻的推進或改變。」提及「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這個USR計畫,他表示,這是一個延續莫拉克風災重建,記取臺灣土地傷痕、持續思考如何讓大學與地方共學共行的計畫,透過不同關係角色的協作,創造出農、漁牧業共生,與光電綠能共存發展的可能性。」在社會實踐的教育場域中,很多問題沒有答案,需透過與人的實際互動,一步步推進才能愈來愈清楚。 簡義明教授說:「計畫有一天會結束、合作關係可能會終了,但我們總會帶著這股能量繼續成長,也可能在某些時期的發展重點會被改變,但沒有關係,總會走出不同美麗的風景,而這些路最終的目標都是以人為核心。」

(詳盡完整全文收錄於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微光成炬》)                                                                      瀏覽次數: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