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功人文講座

【專題演講大綱】
1905年,波士頓移民官員在海關拘留了來自英國金氏家族的四名中國留學生,拒絕他們入境美國。該事件除了導致當地工商界歐美人士的抗議行動,也引發了一場國際間的爭議,並成為上海抵制美貨運動的一股動力。面對該事件,出身於顯赫上海富裕家族的金氏兄弟立刻透過其關係,聯合美國東岸的商界代表們,向當時的羅斯福總統表達了他們的抗議,同時有效地在媒體上表達長久以來中國人對美國排華法案的不滿。該事件最後逼迫美國政府不得不面對排華法案一開始就產生的諸多種族和階級為基礎之間的解釋之矛盾,也導致了美國對排華法案行政的改革,在某個程度上可說對當時的排華運動產生了壓制的效果。 然而該事件除了對美國移民法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也顯示了中國的精英在面對排華法案時所處的矛盾立場 :一方面他們受到種族歧視,另一方面卻也得到階級特權。此外,該事件也凸顯了當時的中國精英如何動員各項資源來反對種族歧視,呈現其對抗美國移民局不當對待的階級能動性。

【專題研講活動資訊】
主題|中國精英與美國排華法案-1905年波士頓金氏兄弟事件中的種族歧視和階級特權
時間|2023年12月18日(一)15:00~17:00
地點|文學院演講廳 (光復校區中文系一樓)
主講人|鄧津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座教授)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文學院華語中心
報名連結|前往報名

【主講人簡介】
鄧津華,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趙氏廷箴懷芳東亞文明講座教授,專長領域為中華文化、華人移民歷史、亞裔美國人歷史、東亞文化以及婦女性別研究等。鄧教授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博士,專攻漢學研究、台灣研究、和亞裔美國人研究,曾於美國和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首部學術專書《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行寫作和圖像,1683-1895》(2004年),將兩岸關係置於清朝帝國擴張主義的歷史背景進行研究,並闡述清朝對台灣的殖民論述。新近著作《歐亞混血:美國、香港與中國的雙族裔認同(1842-1943)》(2013 年),則探討1842 年至1943 年間,有關種族混合想法以及中國和美國混合家庭的生活經驗。目前研究重點是中國留學生與美國排華議題以及華裔美國女性的烹飪寫作。

【活動資訊】
圓桌論壇|移民與種族和階級的動態關係
時間|2023年12月19日(二) 10:00-12: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協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文學院華語中心
主持人|陳文松教授
論文發表人|台文系曾薰慧助理教授、歷史系簡宏逸助理教授、中文系蔡林縉助理教授
講評人、與談人|鄧津華講座教授
協同與談人|趙金勇教授
報名連結|前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