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人物 #04 —— 宋立文
⟡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 ⟡ 人社中心社會實踐組組長 ⟡ 110 學年度參與教學創新 |
本期「訪人物」的主角,是成大建築系的宋立文副教授,也是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的教學實踐組組長。幾個月前,宋老師獲得成功大學「 110 學年度參與教學創新與大學社會責任特優教師」獎,我們很榮幸能夠藉此機會,在老師南來北往的繁忙日程中,安排一場簡單的訪談,收錄在第四期的「南視角」電子報中。
⋄⋄𝄪⋄×⋄⋄𝄪⋄×⋄⋄𝄪⋄×⋄⋄𝄪⋄×⋄⋄𝄪⋄×⋄⋄𝄪⋄×⋄⋄𝄪⋄×⋄⋄𝄪⋄×⋄⋄𝄪⋄×⋄⋄𝄪⋄
關於宋老師執行的「新學校午餐計畫」與「竹田西勢村高齡樂智友善園區」計畫,在去年的 成大人聲 Podcast 節目中,以及由人社中心出版及主編的兩本專書《微光成炬》和《樂智竹田,共下來尞》裡,都曾有過訪談與詳盡的專文。如今,午餐計畫在老師的穿針引線下,引入了共同採購機制,更協助全台 100 多間偏鄉中小學的中央廚房新建與擴建,有效減低偏鄉的食材運送成本,具體改善偏鄉學子的營養午餐菜色與供餐環境。
「以往各地區的小學都是以人頭計算營養午餐成本,偏鄉地區由於學生數少,可支用的金額本來就低,何況還必須扣掉運送的費用。而儘管學生們就住在蔬果的產地,卻因為那些作物未經過『三章一Q』認證,無法作為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他們只能吃到那些耗費大量運輸成本、早因路途遙遠而軟爛的蔬菜水果。也因為這樣,過去這些學生的午餐菜色經常只有兩道,既不夠新鮮也不夠營養。」
後來,宋老師及計畫團隊與當地菜商協調,協助產地的小農作物進行食品認證並媒合採購,進而與國教署協商補助運費,改以路程而非人頭計算午餐成本。中央廚房的建置,則由宋老師串連起全台各地的建築系老師們,輔導偏鄉學校的廚房設計。這些廚房不僅提供烹煮午餐使用,更可搖身一變成食農教育的教學現場。廚房的部分立面開窗設計,讓學生們儘管只是在下課時間經過,也能夠看見廚工們將食材做成午餐的過程,進而熟悉廚房的運作。「看見食物烹煮的過程,說不定會讓小朋友對廚房和料理產生興趣,幾十萬人裡只要有 1% 對廚房和料理感到親近和好奇,台灣就有可能因此誕生好幾位優秀的廚師。」
此外,針對食材的烹飪,宋老師也聯繫了餐旅學校的教師與營養師,協助輔導每間學校午餐的菜色規劃和配置。「對某些小朋友來說,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可能是一天當中吃得最好的一餐,因此我們不僅希望他們吃飽,更希望他們能好好享用那一餐。」種種努力,為的就是讓偏鄉學子能夠在午餐中攝取成長所需的豐富營養,進而潛移默化,培養他們對食材生產及烹飪的興趣與好奇心。
「台灣人民外食的比例很高,我們的氣候和地形也造就了多元複雜的食物種類。過去台灣社會因為產業發展的方向忽略了食材優劣以及餐飲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如今營養午餐的品質提升,未來在社會中,我們更可能一步步地培育出好的廚師,產生好的飲食文化。國民有感於此,就會更注重食材來源,更願意多購買人道雞蛋或有機蔬菜。這樣一來,農民會種植更多好的作物,進而促成整個產業和消費習慣的改變。」
比起執著行動產生的立即效益,宋老師在意的是長遠的社會影響,更能夠在行動時便看見未來可能產生的良性循環。就午餐計畫而言,自宋老師接下任務以來,至少提升了超過 20 萬名偏鄉學子的餐食品質,更為往後世代的中小學生,連帶小農、廚工和營養師的工作環境,奠下良好永續的基礎。如今,國教署也已正式成立營養午餐辦公室,各縣市教育局皆配有專職午餐顧問,為各地學校的廚房建築及菜色配置進行專業輔導。宋老師和計畫團隊也沒有落下這個環節,積極協助各午餐辦公室的組織規劃,只希望能傳承這些規劃與輔導經驗,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其實所謂社會實踐,是大學本來就該做的,而學生更是需要這方面的陶冶。社會整體的共好當然並非一蹴而就,然而對於社會中的人事物我習慣樂觀看待:只要想到這些行動能夠幫助這麼多不認識的小朋友、廚工、營養師,就更希望我們都能多花點時間看見社會良善的一面,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回饋社會。」
⋄⋄𝄪⋄×⋄⋄𝄪⋄×⋄⋄𝄪⋄×⋄⋄𝄪⋄×⋄⋄𝄪⋄×⋄⋄𝄪⋄×⋄⋄𝄪⋄×⋄⋄𝄪⋄×⋄⋄𝄪⋄×⋄⋄𝄪⋄
為什麼進行社會實踐,建築專業又與偏鄉的營養午餐有何關聯,聽見這些疑問,宋老師笑著回應:「人格是無法分裂的。我在系上本來就關心類似的事,因此做起社會服務就不會有太大的違和感。」即便終日往返於各個單位、場域和校園,宋老師也從未將「社會責任」一詞掛在嘴邊,因為對他來說,這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事。早在教育部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之前,宋老師在前一所任教的學校,便已開始投入社會實踐。期望回饋社會的理念不斷驅使著他,不管是在教學或研究中,他總想著要為人們打造更友善宜居的社會。
訪談進行到中段,「人」成為了最頻繁被提及的字眼,再來才是建築、社區、規劃、計畫……等等。人是實踐的主體,也是宋老師最關懷的對象,從社會實踐談到系上課程皆是如此。「建築人才的培育,不僅止於設計與結構,就連人文學、社會學、藝術、科技、程式等種種素養與技能,都必須面面俱到,這也就是為什麼建築系要念五年。只希望培養出來的建築師,時刻莫忘人的感受。」
宋老師在成大建築系六大學域分組中,主要負責建築歷史與文化理論的教學和研究,不僅探討建築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更重視建築教育中的人文養成。「建築系意在培育好的建築師而非建商,因此在建築專業的養成教育中,會盡可能地讓未來的建築師深入了解建築的歷史,以及其與社會、文化的關聯。時時刻刻意識到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體察人的感受,關切建築可能影響的社會層面,進而培養對社會責任感。」
目前宋老師在系上開的課程,無論是大一的建築設計必修或是專業理論課程,皆十分注重建築體現的社會價值與思維。例如,在「現代主義後的建築思潮」課程中,他帶領學生們反思現代主義的對單一真理的追求,以及對科學與科技的執著。「身在多元價值觀社會中的我們,更應該探索那些生長於不同文化脈絡中的建築特性,而不是一味崇尚西方風格與品味。像是在過去,我們對建築的想像比較表面,大多談論建築物的外觀設計新潮與否,相較之下便冷落了東方的建築思維與哲學。」
「比如說,東方人有孝順父母的觀念,也認為不同的方位隱含了主客、長幼及尊卑的不同程度,因此房屋的設計處處透露著階級與隱私的差異,傢俱與家飾的擺放設計也經常作為東方人對生活的信仰的隱喻。相反地,西方沒有孝順這樣的概念,強調個體間平等的價值和西式的美學也會體現在房間的設計當中。因此若不分東西地採用『進口』的設計,很容易就忽略,甚至破壞了東方的建築哲學。」
東西方的文化之間會產生交流和碰撞,建築設計也必然在科技時代中,面臨新的潮流與隱憂。宋老師談到,不只建築潮流的改變,就連設計工具的採用也會對建築教育造成影響。「如今我們身處數位時代,傳統以手工製作的建築模型漸漸被電腦模擬動畫取代,然而不管是製作過程中的反饋或是製作出來的成品風格,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這時,宋老師拿出一本建築系年鑑,裡頭展示了學生們每一件作品的設計理念與製作過程。而就在翻閱到一半時,耳邊又傳來了磅礴的樂音。原來是老師在他的筆電上播放著一部學生製作的建築模擬影片。
目光忍不住隨著影片中的視角不斷穿梭,彷彿親身遊走在模擬的建築空間裡。的確就如老師說,比起年鑑裡的文字和圖片,影片能夠帶給觀者對建築空間更「沉浸式」的感受,讓人深深陷入空間的魅力。「模擬影片以前是大四才做得出來的,現在的大一同學卻已經能夠靈活地運用電腦技術,利用動畫、轉場和配樂,強化建築空間的氣質。」
然而宋老師也提到,利用軟體模擬出來的構造設計十分仰賴數學運算,比起傳統手作的過程能夠觸碰用料的材質,在電腦上模擬設計,相對提升了建築師對物質與結構的注意力,而容易忽略人真正身在其中的感受。「設計是需要經過反覆討論的,因此後來我們也應用了虛擬實境技術,讓師生進入模型裡,去體驗動線、光線和材質所傳遞的不同氛圍和感受,再根據這些討論調整設計的元素。」
科技的發展必然且不可逆,宋老師也從警覺當代對科技的過度依賴,進一步延伸了人文的討論範圍。「我們更應該積極釐清科技帶來的技術和道德困境。科技時代中,人的感受更不該被忘記。」在此老師又舉了一個例子:「以往我們駕車時,若遇到危急情況,車子不是向左偏或是向右偏,撞到誰全憑當下的反應。然而無人車的情況是,在上路前,電腦系統早就設定好在緊急狀況下該往哪邊撞。假如今天有台失靈的無人車,勢必要往左邊或右邊撞,電腦會選擇撞向右方停等區裡戴著安全帽的機車騎士,還是左方騎著自行車沒戴安全帽的人呢?」
就像電車問題?「沒錯,就像電車問題。新科技的確會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卻也帶來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道德隱憂。建築設計也是,也因此我們系上的建築設計課是五年十個學期擋修,學習的技術會越來越困難,探討的問題也會越來越複雜。一個建築師畢竟不能只是會蓋房子,人文關懷與學理和技術同等重要。」
討論至此,老師也分享了好幾位指導學生獲獎的好消息:作品入選澎湖青灣學生競圖最終設計案、兩位學生獲得 2021 年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學生競圖「歷任總統圖書館」第二名,今年也有學生入選月津港燈節的設計作品。正以為老師打算大大讚賞獲獎的學生,老師只是語重心長地說,「這些學生儘管還沒拿到建築師執照,卻都已經具備了實現設計圖、打造建築物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人文教育和道德養成打從學生們入學那一刻起,就絲毫鬆懈不得。」
⋄⋄𝄪⋄×⋄⋄𝄪⋄×⋄⋄𝄪⋄×⋄⋄𝄪⋄×⋄⋄𝄪⋄×⋄⋄𝄪⋄×⋄⋄𝄪⋄×⋄⋄𝄪⋄×⋄⋄𝄪⋄×⋄⋄𝄪⋄
延伸閱聽: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21)。《微光成炬》。臺南:成大出版社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22)。《樂智竹田,共下來尞》。屏東:屏東縣政府
臺灣建築學會(2022 年 7 月)。《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 107 期。臺北:臺灣建築學會
成大人聲|EP. 4「成為更好的人:從大學社會實踐看臺灣」ft. 宋立文